企业超出营业范围经营
企业超出营业范围经营,即公司从事了未经核准登记的经营活动。这种行为可能引发相应的法律责任。
从行政责任的角度看,企业若超越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,将可能面临警告、没收非法所得与罚款等处罚。
依据《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行细节》第六十条第四款的规定:
1.对于此类行为,需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,罚款金额最高可达非法所得额的3倍,但低于3万元;
2.若没非法所得,则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。情节紧急时,还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,甚至吊销营业执照。
2、超经营范围经营的法律后果
企业超出经营范围经营的法律后果包含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,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。
1.在民事责任方面,虽然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原则上受法律保护,但若该行为违反国家限制经营、特许经营或法律、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规定,则可能被视为无效行为,从而引发相应的民事责任。
2.在行政责任方面,企业可能面临警告、没收非法所得、罚款与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。除企业法人需承担责任外,法定代表人也会因超越经营范围从事违法活动而遭到行政处分、罚款等处罚。
3.若构成犯罪,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因此,找法网提醒,企业应严格遵守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,防止超越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,以免引发非必须的法律风险。